《南鄉子》王安石(1021-1086) __ 江紹倫英譯

《Tune: Southern Country Song》Wang An Shi

自古帝王州                              This capital had been home for emperors since old
鬱鬱蔥蔥佳氣浮                       Lush green and rich blooms seen in majestic mode
四百年來成一夢 堪愁   Four hundred years passed like a dream sad and sorrow
晉代衣冠成古丘             Contemporary laureates had tombs same as ancient burials

繞水恣行遊                              Along the river I travel at will
上盡層樓更上樓                       Up the city wall I ascend high to view
往事悠悠君莫問 回頭   Ask not what past events gone or faded
檻外長江空自流                       Beyond the rail the Yangzi flows on to no avail

《教育淺說十六講 (十一)教育心理學》 __ 江紹倫

引言

心理學問究人心和行為,兩者之間夾着動機、情感、和夢想。

歷來,哲學家探究宇宙人生,對人的本性和權能都有斷說。宗教則說生死,明說兩者的意義,即人所應該行走的路。

科學心理學由發現「個性差異」開始,由測量數據說明,兩個人一同觀看一個客觀現象,可以得出不同的反應或者沽量。以後,各種「心理測試」面世,掀起蓬勃的心理學研究,旨在預測和檢定。最流行的是「智力測試」和「性向測試」,用於聯繫學習和工作表現。

智力測試只用定量測試行為表現,並不能探測心智(mind)的潛能,更不能界定心靈(heart, soul)的所在和去向。

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人的學習行為,特別是在學校裡的學習行為,這種行為的發生,進程,和結果,皆有影響因素和動力,有助教師教導學生。

閱讀全文

《教育淺說十六講 (十) 教育危機與創新》 __ 江紹倫

引言
20世紀的60及70年代,人類經歷巨變和速變。有人稱之為多變時代,有稱為後現代時期,有稱為通訊時代,有稱為太空時代、不安時代、不從眾時代……貫穿整個時代,影響最全面的是超霸大國的冷戰及核武競爭。
後現代的到來,割碎了人類原有的連續經驗,使一切片碎化,包括人際關係和人倫關係。然後是地球生態危機,威迫人的長久生存。
反映在教育上,人們責問,是否人類教育失敗了?更問,未來的教育應該甚樣改變?
事實說明,從60年代始,青年人處於「不安」(restless)狀態,他們一方面不贊同長輩的作為。另一方面,他們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他們用行動表示要提早接班,主掌世界。在他們的道德榜上,沒有忍耐和等待。東西方青年都一樣。

《江城子》秦觀 (1049-1100) __ 江紹倫英繹

《Tune: A Riverside Town》 Qin Guan
西城楊柳弄春柔 Willows play with the vernal breeze in west town
動離憂   I pine for you
淚難收   Tears anew
猶憶多情   Remember how I express my love for thee
曾為繫歸舟  Holding your boat not letting it leave
碧野朱橋當日事 The fields green and bridge red like yore
人不見   I see you not again
水空流   Water flows in vain

Continue reading

《滿庭芳: 夏日漂水無想山作》周邦彥(1057-1121) __ 江紹倫英譯

《Tune: Fragrant Courtyard_ Summer Thoughts》Zhou Bang Yan

風老鶯雛 In balmy winds young orioles learn to fly
雨肥梅子 Rains abundant plums thrive
午陰佳樹清園 In the mid-day sun the tree spreads round and cool
地卑山近 Surrounding the small plain hills seem nigh
衣潤費爐煙 Our clothes wet getting dried on smoky fire
人靜鳥鳶自樂 In the quietude people sit while birds make merry
小橋外,新淥濺濺 Beyond the red bridge a green stream chatters leisurely
憑闌久 On the rail I lean my mind preoccupied
黃蘆苦竹,疑泛九江船 Identifying myself with the fate of a poet friend in exile
In the tangle of weeds and bamboos
His life condemned in taboo Continue reading

《教育淺說十六講(九)殖民教育與香港大學》__ 江紹倫英譯

引言

英國於1841年佔領香港,把它經營成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首要工作是建設作為「上層建築」的教育。
只有高度的殖民地文化足以改變原來的一塊「不毛石頭」(barren rock),成為興旺而高尚的東方之珠。
英國人十分務實。他們知道當時的香港並不文化荒蕪,而是私塾林立,支撑着住港中國人的五千年文化。

閲讀全文

《老人院》__ 陳柏齡 (71)

LTC_12014 年尾,陰雨紛紛。九十六歲母親的風濕骨痛來了,失禁,不能走路,需要人喂食……兄妹二人决定,時候到了,送她進老人院。

早有預備,要入老人院,先進急診室。她擁有紅,籃,白,醫療卡。白卡是卡中之皇,她是「任我行」。但「任我行」也要先經急診室才進老人院。

閲讀全文

《教育淺說十六講 (八)教育哲學》 __ 江紹倫

引言

教育和學習有兩個維面。其一是怎樣教和學,可以說是工程問題。其二是為甚麽要教和學,就是哲學問題。
這兩個問題同樣重要,亦需要我們合起來清楚認識。
尼采(Nietzsche)有名言說:〝誰人知道為何而生存,即能忍受任何求生之道。〞
但是,知識論卻說:〝運作介定存在。〞即是說,怎樣做決定成事的真實。
這裡,我們不討論誰是誰非。我們要說的是受教和學習的理由,用日常語和實際經驗解釋教育哲學。

哲學為何    閲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