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吳茂生 (1948-1994)》__余晃英 (61)

NgMS1994年9月, 跟茂生和我相熟的一位香港好友, 告訴我茂生逝世的消息, 那時茂生正值壯年, 我萬分驚異, 簡直不敢相信。1987年他赴美後, 我在港, 他在美; 我教英語, 他教中國語文和文學, 專業學術研究。 我們不常來往, 但他每經過香港多會和我聚一聚。1990年我一家四口到過加州戴維斯市 (Davis) 探訪他和范光中女士新婚倆口子。約在92, 93年, 他往上海做實地考察, 我們又匆匆地見了一次面, 怎知道那是最後的一面…

閱讀全文

《圖文並詠落基山國家公園》__ 余晃英 (61)

photo1 photo2 photo4 photo5
photo6 photo8 photo9 photo10

(其一)                                                              (其二)

麗日藍天路豁開   風馳電掣不快哉                 七月繁花不沾塵   好山好水倍銷魂

湖光山色飽饗眼   人間仙境入鏡來(1)          解道此身非我有   何妨長作班芙人(2)

(1)鏡,鏡頭                                                       (2)班芙Banff

游順釗 __ 2014.06 詩 五首 附英譯及法譯

小小詩卡》2014yaucard1_1

二十五年還沒寫完
是不量力吧?怎能推說
有人故意為難!

二零一四年六月游順釗於巴黎驚弓坡

A Poem 
A small poem, still unfinished
After all these years
And have I no excuse?
My skill? Or some preventing hand?

YAU Shun-chiu, on the 25th anniversary of June 4, 1989
June 2014, Studio Quincampoix, Paris
Translated by Lila Greene and James M. Preston  Continue reading

《教學回憶之二 : 那些年在理工XX的日子》 __ 余晃英 (61)

我怎樣填XX最適合呢? 即時反應是 — “那些年在理工我們一起追的…理想”。那太浪漫了。我想了很久. 最貼切的大概是「發奮」, “那些年在理工發奮的日子”: 我發奮, 理工整體也發奮。

我想談的是: 理工怎樣從一間理工學院轉變成為理工大學。我有幸通過一個系的教學工作, 親身經歷了這個發展的重要階段。

閱讀全文

養生之道__余晃英選輯

采自《香海千歲宴雅集銀禧記念》編輯及出版者:香海千歲宴雅集編印委員會, Book3編校者:陳志民、李佳、盧聲雁,一九八零年庚申九月十九日出版。

[按:香海千歲宴雅集成立於一九五五年。陳玉泉、許愛周、盧湘父等約集耆英十數人會讌於建國酒家,合計千有餘歲,故名。參加雅集者各界人士都有,都是社會賢達。一九八零年庚申銀禧之年,編印紀念集。两則有關養生的經驗談,出於該紀念集第48頁及109頁。至於第二則下半和第一則雷同,相信或許两醫師徵引同一書籍,或許記錄者引第一則該部份而為虞醫師首肯所致。]

樂天長壽辭                                                           

陳存仁醫師 (1908-1990)撰    大千 (1899-1983)書                  

虞文彬醫師 談話, 陳志民記Book2

長壽之道。先要健康。不吸烟。不飲酒。節飲食。慎寒暑。少色慾。多運動。常寬懷。不怒氣。遇事能忍。早眠及早起。此乃老人延壽之方。忍是幸福之泉源。能忍不易患心臟病及血壓。忍并不是懦怯。而是勇敢的行為。心慈仁愛曰仁。仁者多福。仁者長壽。喜怒不縈於胸襟。煩惱不擾於方寸。更可免生胆石。縱遇不治症。自有回天之功。毋慮毋憂。即是長生聖藥。常開笑口。便是卻病延年。養生衹此真締。無他奧妙。==============================================================

附: 養生十六宜

夏退秋臨__余晃英

rose

(一)  The Last Rose of Summer
中譯                                              

Lyrics: Thomas Moore (1779-1852)
Music: John Stevenson (1761-1833)

(初見紅楓

涼風颯颯夏疾收

歲月無聲偷換秋

楓葉早沾濃洌味

半樹泛紅醉方休

[ 收到來稿,同日 2013年9月2日見 信報  練乙錚 (’68) 氣短集  () 夏日的最後玫瑰 ]

閱讀全文

酬世五七言句__余晃英 (’61)

所謂「酬世」文字,就是在特定的場合,為一個人際交往的目的,為特定的人而寫的東西。也即是包含了時、地、人、事的四個因素。「酬」不應只是應酬的意思,其中還有應對、酬謝、報償、行禮等等的含義。我不懂寫舊詩,就湊合五字或七字句,成一作品,送給人,表示對他或她的敬重、鼓勵、祝賀、哀悼、思念等感情,藉以抒發與人交往相處的感受。這種文字,並不過時,用處是在特別的場合,加添善意,美意和個人特色。比送一張 Hallmark 咭來得親切。以下各則依性質分類,有些姓名故意不列,一两處有少改。

溫哥華二O一三年七月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