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粵譯:辨姦論 (宋.蘇洵)__ 梁煥松 (71)

辨姦論  (宋.蘇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每件事有其必然結果,樣樣都有得解。世界上只有冷靜既人,先能夠係微細跡像之中,睇得出D緊要既野。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月光週圍有光環,預示會翻風;石柱濕立立,就快落雨;呢D道理,人人都識。

人事之推移,理勢之相因,其疎闊而難知,變化而不可測者,孰與天地陰陽之事?
世間人事變化,情理形勢、因果關係,好抽象玄妙,難以理解;當中千變萬化,無法預測,又點同能與自然現象既變化相比呢?

而賢者有不知,其故何也?好惡亂其中,而利害奪其外也。
即使賢人,都會有所不知。點解呢?因為愛好同憎惡,擾亂左個心;計較利害得失,又會影響佢既決定。

昔者山巨源見王衍曰:「誤天下蒼生者,必此人也!」
舊陣時,山濤見完王衍咁講:「日後為害天下蒼生,梗係呢個人!」

郭汾陽見盧杞曰:「此人得志,吾子孫無遺類矣!」
郭子儀見過盧杞,之後就話:「呢條友俾佢一朝得志,我咸家剷都有份!」 Continue reading

古文粵譯:虬髯客傳 3 (唐 杜光庭)__ 梁煥松 (71)

虬髯客傳(唐  杜光庭)3

靖亦策馬遄征,俄即到京,與張氏同往,乃一小板門。叩之,有應者,拜曰:「三郎令候一娘子、李郎久矣。」延入重門,門益壯麗。奴婢三十人羅列於前,奴二十人引靖入東廳。廳之陳設,窮極珍異,巾箱妝奩冠鏡首飾之盛,非人間之物。
李靖騎馬返去,不久就到西京,同張氏去約定既地方,睇見一道小板門,敲咗幾下,有人開門迎接,恭敬下拜說:「奉三郎命令,恭候李郎同大娘子已有好耐。」邀請佢地行過好幾道門,一道比一道高大,仲有四十個ㄚ鬟,整整齊齊排列係度,奴僕二十人引導李靖和張氏去東廳。廳上陳設珍貴奇異到極,巾箱、妝奩、銅鏡、首飾好多,並非普通人家用得起既物件。 Continue reading

古文粵譯:虬髯客傳 2 (唐 杜光庭)__ 梁煥松 (71)

曰:「靖之友劉文靜者,與之狎,因文靜見之可也。然兄欲何為?」曰:「望氣者言太原有奇氣,使吾訪之。李郎明發,何日到太原?」靖計之日,曰:「某日當到。」曰:「達之明日方曙,候我於汾陽橋。」言訖,乘驢而去,其行若飛,回顧已失。靖與張氏且驚且喜,久之,曰:「烈士不欺人,固無畏!」促鞭而行。
李靖說:「我有個朋友叫劉文靜,同佢好熟識,靠劉文靜就可以見到佢。大哥你實係想點?」客人說:「識得睇國運既人話在太原一帶有王氣,叫我去查訪一下。李郎明日動身前往,幾耐可以到太原?」李靖算一下日期,說:「某某日應該會到!」客人說:「你抵達太原,第二日天光時分,係汾陽橋等我。」話一講完,跨上驢子就走,那驢子轉眼間就無影了。李靖和張氏又驚奇又高興,過一陣先說:「呢個壯士,一定不會欺騙我地,唔駛顧慮咯。」二人並快馬加鞭,離開了。 Continue reading

古文粵譯:虬髯客傳 1 __ 梁煥松 (71)

虬髯客傳(唐 杜光庭)1

隋煬帝之幸江都也,命司空楊素守西京。素驕貴,又以時亂,天下之權重望者莫我若也。奢貴自奉,禮異人臣。每公卿入言,賓客上謁,未嘗不踞床而見,令美人捧出,侍婢羅列,頗僭於上。末年益甚,無復知所負荷、有扶危持顛之心。
隋煬帝去揚州遊玩,叫司空楊素留守西京長安。楊素地位高,個性又驕傲怠慢。當時政局混亂,佢自認為權勢大、聲望高,全世界無人比得上佢。佢過D好豪既生活,超過晒臣子既排場。有同朝大臣搵佢商量事情,或有客人來拜見,楊素總係挨係張床上,由美人簇擁出來,仲有好多婢女侍立在旁,仲巴閉過皇帝咁款。後來他變本加厲,完全唔理自己既責任,無晒扶持危亡、安定家國之心。 Continue reading

古文粵譯:徐文長傳 (1) __ 梁煥松(71)

徐文長傳 (明 袁宏道) 

徐渭,字文長,為山陰諸生,聲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時,奇其才,有國士之目;然數奇,屢試輒蹶。
徐渭,字文長,是山陰生員,名氣好大。薛公蕙做浙江試官時,好欣賞佢既的才華,視之爲國士。不過佢命水唔好,考過幾次科舉試都落第。

中丞胡公宗憲聞之,客諸幕。文長每見,則葛衣烏巾,縱談天下事;胡公大喜。
中丞胡宗憲聽到有佢呢個人,就請佢做幕僚。文長每次參見胡公,總係著葛布長衫,頭戴烏巾,口若懸河咁議論天下大事,胡公都幾鍾意聽佢講。

是時公督數邊兵,威鎮東南,介冑之士,膝語蛇行,不敢舉頭;而文長以部下一諸生傲之;議者方之劉真長、杜少陵云。

當時統率幾支軍隊,威鎮東南,部下將士見到胡公,總是側身緩步,唔敢抬頭講話,而以一個生員身份,對胡公的態度都串下。有人於是將文長比作劉真長、杜少陵個級既高人。

會得白鹿,屬文長作表。表上,永陵喜。公以是益奇之,一切疏計,皆出其手。
有次胡公獵得一頭白鹿,以爲祥瑞,囑託文長寫賀表,表文奏上世宗,皇帝都好滿意。胡公是以更加器重文長,所有上奏朝廷文件,都俾他起稿。 Continue reading

古文粵譯:卜居 __梁煥松(71)

卜居 (楚辭)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而蔽鄣於讒,心煩慮亂,不知所從。
屈原放逐在外三年,未能再見君王一面。佢為國家竭盡才智與忠誠,遭受小人讒言阻隔;心煩意亂,唔知道點做人咯。

乃往見太卜鄭詹尹曰:「余有所疑,願因先生決之。」
於是佢去見首席占卜師鄭詹尹,話佢知:「我有D野諗唔通,希望先生指點迷津,幫我決定點做。」

詹尹乃端策拂龜曰:「君將何以教之?」
詹尹擺好占卜用既蓍草,抹乾淨個龜殼,問:「你有咩疑難要占卜?」

屈原曰:「吾寧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將送往勞來,斯無窮乎?
屈原:「我應唔應該誠誠懇懇,老實忠厚?還是要逢迎他人,成日無時停? Continue reading

古文粵譯:深慮論 __ 梁煥松 (71)

深慮論 (明 方孝孺 )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
考慮天下大事既人,往往著重佢地認為艱難既地方,而忽略左簡單既事;防範佢地擔心既事,而遺漏左以為無問題既事。

然而禍常發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但係禍患往往發生係人忽略既地方,災亂時常發生係以為無問題的地方。

豈其慮之未周與?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唔通佢地考慮得未夠周詳?其實因為我地只能考慮諗得到既範圍,人世間本來就係咁;而件事既發展,往往出於人既智力去唔到既位置,呢樣就係天道咯! Continue reading

古文粵譯: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_梁煥松 (71)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晉文公、秦穆公聯合出兵圍困鄭國。因為晉文公當年流亡在外,鄭伯(鄭文公)對晉文公不加禮遇,且勾結楚國,對晉國唔住。晉軍駐紮函陵,秦軍駐紮氾南。鄭大夫佚之狐向鄭伯講:「國家現在好危險!不過如果能夠派燭之武去遊說秦穆公,秦軍一定會撤退。」

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夜縋而出。  
鄭伯聽咁講,就去請燭之武 ,點知道佢一口推辭:「我壯年時,尚且不如人;而家年老,無咩用咯。」鄭伯說:「不能及早重用您,而家情況危急先至來求您,係寡人既錯咯!但是萬一鄭國滅亡,對您都不利啊。」燭之武終於答應。趁夜晚,用條繩子偷偷吊出城牆,出左城。 Continue reading

古文粵譯:子產論尹何為邑 __ 梁煥松 (71)

古文粵譯:子產論尹何為邑(左傳)

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否。」
子皮想派尹何做自己封邑的行政長官。子產說︰「佢咁後生,唔知掂唔掂喎。」

子皮曰:「愿,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皮說︰「佢為人老實,得我鍾意,佢不會背叛我。俾他去學下做,就會越做越掂架啦。」 Continue reading

古文粵譯:讀孟嘗君傳 __ 梁煥松 (71)

古文粵譯:讀孟嘗君傳(王安石)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於虎豹之秦。
人人都咁講,孟嘗君能招攬人才,所以個D有才之士都來歸附佢,孟嘗君最後到係靠呢班既的本領,先至能夠由兇殘既秦國走甩出來。

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
唉!計我話,孟嘗君其實只係雞鳴狗盜的頭目罷了,點稱得上能夠招攬人才呢!

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
否則如過佢真係咁叻機話,齊國已經咁富強,只要能得到一個真正人才,應該就可以南面稱王,恰住秦國啦!駛咩要借助所謂「雞鳴狗盜」既幫助呢?

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佢個陣營,養埋晒D咁既雞鳴狗盜之徒,真正既人才,梗係唔會來啦。

*註:雞鳴狗盜:秦昭王囚禁孟嘗君,孟嘗君使人盜回孟嘗君所獻秦昭王之狐白裘,獻昭王幸姬,姬為言於昭王,孟嘗君乃得脫。夜半至函谷關,關門不開。孟嘗君一客擅扮雞鳴,一鳴而群雞盡鳴,守關者以為天光,開關,孟嘗君乃脫難。後世議「雞鳴狗盜」形容下三濫的小本領,或以此混生活的人。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ca/2014/06/blog-post_9.html#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