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慮論 (明 方孝孺 )
慮天下者,常圖其所難,而忽其所易;備其所可畏,而遺其所不疑。
考慮天下大事既人,往往著重佢地認為艱難既地方,而忽略左簡單既事;防範佢地擔心既事,而遺漏左以為無問題既事。
然而禍常發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但係禍患往往發生係人忽略既地方,災亂時常發生係以為無問題的地方。
豈其慮之未周與?蓋慮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唔通佢地考慮得未夠周詳?其實因為我地只能考慮諗得到既範圍,人世間本來就係咁;而件事既發展,往往出於人既智力去唔到既位置,呢樣就係天道咯!
當秦之世,而滅六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為周之亡,在乎諸侯之強耳。
秦朝個陣時,消滅了六國諸侯,統一天下,秦始皇以為周朝之所以滅亡,是由於諸侯太強之故。
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可不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
於是佢將封建制度變為郡縣制度,以為從此唔駛動用兵器,天子個位可以世世代代保住啦,點知道漢高祖呢個鄉下佬,最後竟然會消滅秦既天下。
漢懲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為諸侯,以為同姓之親,可以相繼而無變,而七國萌篡弒之謀。
漢朝鑒於秦孤立無援既教訓,於是大封庶子做諸侯,以為靠大家同姓一家親,就可以世代繼承無變;但就引致吳、楚七國謀朝篡位既陰謀。
武宣以後,稍剖析之而分其勢,以為無事矣,而王莽卒移漢祚。
漢武帝、漢宣帝以後,稍稍將諸侯的土地分割,削弱佢地既勢力,以為咁就可以無事,卒之都係有王莽篡漢。
光武之懲哀平,魏之懲漢,晉之懲魏,各懲其所由亡而為之備,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備之外。
漢光武帝將哀帝、平帝既事當作教訓,曹魏將東漢滅亡當作教訓,西晉又將曹魏當作教訓,各自以前朝滅亡的緣由來作防備。他們的滅亡,都係出自於自己防備範圍之外!
唐太宗聞武氏之殺其子孫,求人于疑似之際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
唐太宗聽到有姓武的人會殺戮佢既子孫,就到處去查訪邊個人有嫌疑,全部剷除;但係武則天日日都係身邊侍奉,佢就完全無察覺到。
宋太祖見五代方鎮之足以制其君,盡釋其兵權,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孫卒因于夷狄。
宋太祖睇到五代既藩鎮咁強,足以控制君主,於是解除全部藩鎮既兵權,聽佢地力量單薄,容易控制;勢估唔到自己既子孫,最後是係受到夷狄的欺凌呢。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負蓋世之才,其于治亂存亡之幾,思之詳而備之審矣。
呢D人都有超乎常人既智慧,有蓋世才華,對於治亂存亡既徵兆,思考得夠周詳、而防備得夠周密呱!
慮切于此,而禍興于彼,終至于亂亡者,何哉?蓋智可以謀人,而不可以謀天。
慎密考慮呢個地方,而禍患產生係另一個地方,卒之搞到動亂亡國,點解呢?大抵人的智慧只可以謀人事,但不能謀天道。
良醫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豈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謀人而拙于謀天也。
高明醫生個仔,大多死於疾病;高明巫師個仔,大多死於鬼魅。唔通佢地善於救人,但唔善於救自己個仔?因為佢地善於謀人事,而不善於謀天道嗟!
古之聖人,知天下後世之變,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謀詭計,而惟積至誠、用大德,以結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釋。
古代聖人知道天下後世既變化,並非人既智慮能夠諗得晒,亦唔係法令權術能夠操縱;所以聖人不敢放縱他們的私謀詭計,只係累積至誠,施用大德,聯結上天意志;令到上天顧念佢地既德行,好似慈母咁保育嬰兒,不忍心放棄。
故其子孫,雖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國,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慮之遠者也。
所以聖人既後代,雖然都有好愚蠢、唔成材,會累到國家滅亡既人;而上天也終於不忍心即刻俾佢滅亡。聖人就係是思慮深遠既人啊!
夫苟不能自結于天,而欲以區區之智,籠絡當世之務,而必後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無者也,而豈天道哉?
君主如果唔能夠聯結於上天,只係想話用D小小的智謀來控制當世事務,而又希望後代無災無難,人間既道理上係點到唔會既,更何況我們講緊既係天道呢?
http://chrisleung1954.blogspot.ca/2014/06/blog-post_30.html#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