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nacio de Loyola

A historical drama based on the memoirs of St. Ignatius of Loyola, founder of the Jesuit order.

[Theatres and Showtimes until September 8:
Cineplex Cinemas Scarborough
1:20pm, 4:10pm, 7:50pm, 9:50pm
Cineplex Cinemas Mississauga
1:20pm, 4:20pm, 7:05pm, 9:50pm]

《山水田園詩對人生的啟示》 __ 江紹倫

引言
 陶淵明在中國詩史上地位很高,被朱自清譽為與杜甫和蘇軾齊名。他的詩意真淳,而且對人的生死問題終極關懷,不逃避亦不苟且置之。
《形影神》的結語說〝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應盡當須盡,無復獨多慮〞,概括地道出中國人對待死亡的曠達態度,從晉代至今,愈來愈受到文人哲士的推崇,並影響後代詩人的心思。對平民來說,因為陶詩充份表達對生活的積極奮鬥和享受,得到大眾的共鳴。
在中國歷史上,讀書人的一個中心問題是「居」,即住在甚麽地方做甚麽事。一個例子是「退隱」不做公務。另例是「退而不隱」,即是說,不做公事仍然住在鬧市之中。兩者有頗大不同,內涵不同的處世態度和修身方法。
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五首》寫於晉末宋初的政治動盪時期,官場險惡傾軋。他身處其中,備受沖擊。當時他四十一歲(公元405年),在安帝的朝裡出任彭澤縣令,上任三個月便棄職宣佈「不為五斗米折腰」,辭職回鄉長期隱居。他先寫《歸去來兮辭》,再過一年寫《歸園田居五首》,表達他的心迹。
公元423年,謝靈運年近四十,在宋少帝的朝裡當永嘉太守,僅一年便辭棄,結束了他二十餘年的宦海生涯,回鄉隱居山上,寫下很多山水詩文,其中最受人喜讀的是《山居賦》。
陶和謝兩位詩人同樣棄官隱居,同樣以他們的詩文寫下隱居後的精神風貎和生活情趣,為我們探究「詩意地棲居」這一命題提供素材。不同的是謝在隱居數年後又重返官場,最後死於政治鬥爭之中。

《等待和希望》__ 江绍倫

  讀中學時閱讀大仲馬的《基度山恩仇記》,看過中譯本又找英文夲讀,然後來回翻閱比對一些情節,好不快樂。那時候一個暑期,每天早上與同學打球,午飯後躺下來看書,沒有掛慮或期望。如今中小學生多數在暑期中補課,以及學習繁多的東西,等同沒有自由自在的時光。時代進步,好像就是叫人忙着,承受心理壓力。
我從大仲馬得到的最深印象,是作者通過整部小說所說的主题,就是他在結局一封信所寫的:"在上帝揭露人的未來以前,人類的一切智慧都包含在這四個字裡:等待和希望。"

《生活心理與禪淺説 (10) 禪的天地人間》 __ 江紹倫

引言
  禪的原文是梵文的「禪那」,意即指智慧,原是古印度的宗教和哲學斷説和信念。傳入中國以後,它融和了儒家和道家的智慧,形成两個派系,其一存於佛教的經和守戒修持,其二由中國文人和大眾持行,作為生活的理想及奮鬥行為。後來中國禪再傳回印度,對它的鄉土人情產生過一定的影響。
  中國的佛教分大乘和小乘兩系,各有不同程度的戒律。不過,嚴格説,佛教只是一種自由的信仰,不是宗教。而俗習的禪則十分豐富,表現在客家人的「耕讀」生活模式中,結合理知和生產,不但引生生存的温飽滿足,更重要的是精神提升的滿足,表現在「安心」的層次,以及「詩詞」的審美層次。
  禪的内涵「天地人合一」的視人與天地平等共相生息,和諧衍生,亦視人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不有獨特的優越,生於偶然,死亦偶然往生長久,可以滿足安心。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