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恨生怨
怨情多數生自悔恨,有他有己,總之生自不合拍的結合。古今如一,怨情都是十分難受又長怨長有的。不過,現代人的處理方法輕鬆得多了,不論是一夜情之後就不再,或者是二十年夫妻分手,現代人都多數找個代替,把怨一揮而盡。至於找不到代替的,就多數把怨的錯移置給對方,轉怨為恨。
我們總有一個錯覺,以為古人對性關閉,不說,或者說得隱晦。其實,〝食色性也〞尤其在傳統的民歌或詩詞,我們細讀之下,往往發覺古人十分坦率,愛說就說,隱約與露骨兼有。試讀宋詞人張先的《一叢花令》:
傷高懷遠幾時窮 無物似情濃
離愁正引千絲亂 更東陌 飛絮朦朦
嘶騎漸遙 征塵不斷 何處認郎踪
雙鴛池沼水溶溶 南北小棧通
梯橫畫閣黃昏後 又還是 斜月窗櫳
沉恨細思 不如桃杏 猶解嫁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