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Blog
- contains articles submitted by members and friends of WYKAAO; please click a tab on top of the page or select a category below to jump to an area of specific interests
Recent Posts
- Literature and Us – by Kong Shiu Loon
- Language and Identity – by Kong Shiu Loon
- Gratitude – by Kong Shiu Loon
- Fear – by Kong Shiu Loon
- Up Mt. Emei – by Kong Shiu Loon
- Swing On – by Kong Shiu Loon
- Dignity – by Kong Shiu Loon
- Times and We – by Kong Shiu Loon
- Autumn – by Kong Shiu Loon
- A Happy Summer Day – by Kong Shiu Loon
Categories
WYKAAO Sites
Maintenance
Tag Archives: Thomas Shum
《百首中文金曲榜》 __岑建成(71)編
歲月流聲 – 我們喜愛的100 首中文歌曲。
71屆同學葉柏年(Fred Yip) 去年以其極敏鋭的音樂觸覺及其對流行音樂的熱忱,寫了 “Music to My Ears – A Mosaic of 100 Songs” 一文,開宗明義地引莎翁名言,說明欠缺音樂的人生是乏味的,靈魂會像黑夜般昏沉、心胸會像地獄般幽暗。跟著細訴他如何在耳濡目染下與流行音樂結下不解之緣,並完全投向妙曼樂韻的懷抱裏。之後他更精挑細選出他至愛的百首英文歌曲與同好分享。百首金曲推出後,反應熱烈。部份71 屆同學們意猶未盡,經集思廣益後,亦炮製了百首中文金曲( 以下簡稱「百大」)應和。百首中文金曲榜,涵蓋了40至千禧年代不同時期不同類型的歌曲,以一人一首的規格,收錄了歌者們的代表作。
《粵語方言詩》__岑建成(71)
現今全球使用粵語人口約有一億三千萬(非正式統計),粵語本身的聲調相當複雜豐富而又富于變化,也完整地保留了漢語的入聲,廣州話聽來亦悅耳動聽,用來朗誦唐宋詩詞,更是原汁原味,寧舍唔同。
以粵語入詩者,清末民初有何淡如,譚臥樓及廖恩燾。廖恩燾,據羅慷烈老師考証,生於1865年,廣東惠陽人,廖仲愷胞兄,曾任駐外多國公使領事,他也是陳香梅的外公,1954年卒于香港。廖精通中西語文,據說九歲時遠赴美國加州升學,從1924 年開始,寫了很多集合粤語、白話、文言的三及第詩,嬉笑怒罵,雖間或失之俚俗,但在省港澳傳播極廣,這些粵語詩,在他手上玩得融合又生鬼有趣,廣東人讀之會引發會心微笑,” now 鬆” 則因語言隔閡,便不知所云了。(但胡適到廣州時也曾入鄕隨俗寫了一首粵語詩噃,見下文)。
廖恩燾抗戰勝利後居香港,曾和劉伯端、羅慷烈(我的港大中文系老師)、王韶生等在堅尼地道廖仲愷故居組成 「堅社」,填詞唱和,自得其樂。(與會者包括張紉詩這位女詩人)
讀書札記 – 淺論中國哲學中的理欲觀 __ 梁梓堅.岑建成(71)
讀書札記 – 淺論中國哲學中的理欲觀
理和欲的問題,就是道德原則與生活欲望的關係同題。 欲望在人生中佔有極重要的位置,如何處理欲望,欲望應否滿足,應當滿足到什麼程度,不單是個人的問題。
社會生活當中,彼此間的物質利益往往會發生矛盾,需要用道德原則來解決人與人之間的物質利益矛盾。
在歐洲,有古希臘的快樂主義,也有寡欲主義。中世紀的基督教極力宣揚禁欲主義。
在中國古代,先秦時期的魏牟就是主張縱欲的。荀子批評他們“縱情性,安恣睢,禽獸行”,是說他緃情任性,不顧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