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心理學與禪淺說 (三) 我是,我有》 __ 江紹倫

引言
我是誰?我覺得自己存在還是我客觀存在?我有一顆心,我怎樣知道有心?
這些問題值得問嗎?有答案嗎?答案有何用?
這樣問是在做學問嗎?還是每個人都會自然地問?
嬰兒學會說話以後,多數會問說:〝貝貝乖〞。一方面問,一方面自我肯定。他的舉動是否說明他知道有我?
話說有一位德山和尚聽人說,中原的禪風很盛,多數人得悟,他很不服氣。
他挑着一部《金剛經》由四川往湖南走,前去理論人生。路上他遇見一老太婆賣點心,上前向她買食。

《生活心理學與禪淺說 (二)人的合群意義和責任》江紹倫

引言

大自然中的多數生物都有群性(gregariousness),各有原因。人是合群的,不單是為了生存,而是為了心理和心靈的需要。合群可以提供安全感,進而創造。後者為了完成自主生命光輝的意義,馳向滿足幸福。

關聯與超越

人類嬰孩出生以後,即時脫離母體的安全和束縛,開始一種矛盾的現實生命。人對安全的需求驅使他尋求關聯和關愛,進而建立自己,自由和生命意義。束縛的解脫相對地使人感到不安全、恐慌、孤獨、隔離,進而驅使他認識群性,追求一切積極促成生長發展的關聯,包括個別他人、群體和組織。閱讀全文

《生活心理學與禪淺說 (一)怎樣滿足人生?》__ 江紹倫

引言

中學時候讀《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我被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的一句話攝住,一直到65年的今天,仍然有時縈繞心中。他說:〝我是環繞着一個圓圈而行的,越走近終點,就越接近起點。這好像是人生的一種慈惠的安慰和安排。〞

當年我17歲,如今82歲了,生命正馳近終點,時常感到慈惠的安排,享受返回起點的快樂,十分感恩。

狄更斯一生在動盪中渡過,除了一個美好的童年,即靠自學和自我奮鬥生活。他58歲逝世,給人類留下14部文學巨著。沒有記錄說他讀過佛學,然而,他的許多思想和說話,都說明死之不可怕,而是滿意的「往生」,即佛經之言。

閱讀全文